

淺析香港奢侈品市場低迷的案情
參考:中國時尚品牌網, 南方都??時間:2015-08-09
受香港零售市道疲弱、租金高企影響,法國奢侈品集團LV MH旗下中端腕表品牌泰格豪雅(TAG Heuer)日前宣布,計劃關閉位于香港銅鑼灣羅素街的店鋪。打開降價這一潘多拉魔盒的品牌,當然不只泰格豪雅。Chanel、Prada、Dior、Cartier、百達翡麗都紛紛調價以挽救困局,Gucci則選擇打折清貨。
而就在2011年,金融危機后的中國成為唯一經濟堅挺的大國,奢侈品市場迅速轉移至中國,而香港由于繁榮的商業環境、自由行聚集的大量大陸豪客一時之間攀升為奢侈品最熱的市場,超過紐約、倫敦、巴黎,2012年核心區域銅鑼灣的零售地產租金一舉超越紐約第五大道,成為零售地產租金最貴的時尚都市。
香港奢侈品市場低迷的原因淺析
香港奢侈品市場低迷的原因淺析
從2015年開始,香港零售業便從未好過,特別是奢侈品市場,持續保持高雙數暴跌之勢,加之大陸自由行游客自政策實施以來首次出現連續下跌、深圳市居民簽發赴香港“一簽多行”簽注改為簽發“一周一行”簽注、政改等諸多問題,香港奢侈品市場絲毫看不到任何改善的前景。
香港零售業態持續疲軟,表面看起來是由于中國消費者購買習慣的改變以及香港的結構性產能過剩。出境游成為奢侈品購買的重要方式,對于中國奢侈品消費者而言,香港作為購物目的地的吸引力正在下降,日本、法國、韓國的購物旅行能夠帶給他們更加新鮮的購物體驗。
更深層的原因,香港的奢侈品,在宏觀經濟和政策作用、房價過高民間怨聲載道等情勢下祭出來反腐大招,整個奢侈品市場遭受了滅頂之災,香港奢侈品市場的主要支柱——大陸富豪游客在反腐打擊之下,以及隨后發生的民間沖突之下,加速離開香港這個曾經的最被看重的奢侈品市場。
加之,歐元貶值讓中國消費者更加傾向于以歐元購物,獲得更客觀的價差優惠。因此,中國內地到香港旅游的游客人數銳減,導致香港零售商遭遇重創,首當其沖的便是奢侈品零售。相反,曾經遭遇“失落的十年”的日本市場由于貨幣貶值成為大陸豪客新的購物后花園,而香港奢侈品市場正在遭遇日本曾經“失落的十年”。
在上述情況之下,香港本土的主要零售商周大福、六福、迪生創建、莎莎、米蘭站等紛紛向業主施壓,表示如果續租情況等不到減租,將實行酌情關店策略,而這樣的情況實際上從2014年中就開始逐漸冒頭,令香港黃金零售鋪位租金2014年二季度開始自2008年底以來首次出現環比下跌,并引發市場悲觀情緒。
匯豐銀行分析師此前針對香港的奢侈品消費市場已經指出,在中國奢侈品消費者心中,香港正在失去奢侈品中心的地位,并預言在接下來幾年內,香港將面臨一系列奢侈品門店的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