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廣州物流交通發展規劃大盤點
參考:廣州交通網??時間:2018-08-23
根據廣州城市未來發展方略,對廣州物流交通發展規劃做一個大盤點,在廣州城市遠景規劃里面,廣州將建成樞紐型網絡城市,區域協同發展,網絡化城市群格局,交通設施互聯互通,形成一江兩岸三帶,聚焦航空、航運和科技創新三大國際戰略樞紐,強化多點支撐。廣州物流交通未來發展目標或發展規劃匯總如下:
廣州物流交通發展規劃——廣州航空:與全球主要城市形成“12小時航空交通圈”
廣州白云國際機場未來將整合珠三角五大機場發展定位,提升廣州白云國際機場作為全球航空樞紐的國際競爭力。加快推進第二機場選址建設。大力發展通用航空,打造珠三角商務航空門戶。
至“十三五”期末,空港旅客年吞吐量達8000萬人次,貨郵年吞吐量250萬噸,航空客、貨運量進入全球前10位。
規劃T3高鐵站,形成“空鐵一體”綜合樞紐,實現0.5小時到達廣州中心城區、1小時覆蓋珠三角中心城市、3小時到達泛珠三角主要城市。
同時圍繞廣州白云機場的空港經濟區將著力發展跨境電商、融資租賃、航空總部、航空物流、商貿會展、航空維修與制造等臨空和物流產業,輻射帶動全珠三角和華南地區的經濟發展,助力產業提升。
廣州物流交通發展規劃——廣州港南沙區:將建成國際航運樞紐
南沙港區是廣州港主力港區,目前已建成一期、二期、三期共12個10萬噸級、4個7萬噸級的深水集裝箱泊位,正在建設港區四期工程。未來將圍繞“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和廣州市“三中心一體系”工作要求集聚港航物流要素,建設廣州國際航運中心核心承載區。
規劃草案中提出了“主城區-副中心-外圍城區-新型城鎮-鄉村”的城鄉空間網絡體系,作為副中心的南沙區,扮演的角色是大灣區交通中心以及大灣區綜合服務功能核心區。
未來將推進建設南沙與廣州主城區、香港國際機場、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廣州南站暢達的高速交通走廊,實現30分鐘直達大灣區主要城市中心和重大交通樞紐。
廣州物流交通發展規劃——廣州鐵路:規劃形成“四通八達”的高鐵網絡
現已開通京廣、廣深、廣茂、廣珠四條和京廣、廣深港、貴廣、南廣四條高速鐵路。東北貨車外繞線和南沙疏港鐵路兩條普速鐵路在建。
規劃將新增深茂、廣湛(廣從城際)、廣汕三條高速鐵路,形成6條普速鐵路、7條高速鐵路的布局。
現有4個鐵路客站,包括廣州站、廣州東站、廣州南站、廣州北站。未來通過改造廣州站、廣州東站和廣州北站,新建棠溪站、新塘站、增城站、南沙站、機場高鐵站,形成9大鐵路客站的布局。
廣州物流交通發展規劃——廣州城際軌道:未來規劃16條線路
珠三角城際軌道廣州境內現狀有3條,總長21公里。未來規劃有16條,總長1430公里。城市軌道:2023年將實現開通地鐵里程達807公里,中心區范圍內10分鐘可步行至軌道站點。
廣州境內規劃引入10條、355公里,包括廣佛線、廣珠線、廣清線、穗莞深及支線、「佛環線、廣佛肇線、廣佛江珠線、佛莞線、肇南線和虎龍線。
廣州物流交通發展規劃——廣州道路網絡:實現機動車2小時覆蓋珠三角地區
廣州市域內現有高快速路里程161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972公里,快速路643公里。
未來規劃高快速路網總里程213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31公里,快速路1002公里,形成以廣州為中心的“環+放射”高快速路網絡格局,實現機動車2小時覆蓋珠三角地區。
粵港澳大灣區的規劃,使得廣州物流交通的發展顯得尤為重要,連同粵港澳大灣區內的佛山、清遠、東莞和惠州等周邊地區也快速的進入大灣區發展的快車道,未來粵港澳大灣內將有更多的大交通供應和更完善物流貿易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