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珠澳大橋不停車收費助粵港澳大灣區智慧交通升級
參考:南方網訊??時間:2018-05-04
為積極響應國家大灣區戰略部署,在廣東省交通集團大力推動下,粵通卡運營單位廣東聯合電子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聯合電服公司)于2018年4月在港珠澳大橋順利完成收費系統的聯調檢測工作,此舉標志著粵、港、澳三地歷史性地實現了不停車收費系統的互聯互通,聯合電服公司成為大陸境內唯一在港珠澳大橋上擁有聯網收費系統的運營商。
據悉,從技術上,港珠澳大橋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兼容香港和國標ETC標準及系統,采用基于5.8G(國標)和2.45G(港標)ETC收費技術;硬件上,大橋的主體工程實現了一處主線收費站的雙向20條收費車道,均支持電子不停車收費(ETC)和人工收費(MTC)方式的創舉。
現場來自香港的車主體驗快速過閘,珠澳大橋不停車收費體系,過閘僅需0.3秒
這得益于聯合電服公司在省交通集團框架內充分整合各板塊資源,積極參與大灣區交通配套設施建設。整個大橋ETC收費系統將同步支持納入全國ETC聯網標準的國標ETC卡用戶和安裝香港快易通電子標簽的用戶。安裝以上兩種電子標簽的車輛均可快速通行ETC車道。
“本輪廣東省國企重組后的化學反應,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智慧交通構建上,可以一窺端倪。”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三地互聯互通的緊密聯系絕非一蹴而就。
聯合電服公司與香港快易通公司的合作最早可以追溯到2006年,其二者聯合發布的“快易通•粵通卡”令香港車主可在內地聯網的高速公路繳交通行費。截至2017年底,“快易通•粵通卡”累計發行了近兩萬張,高速公路年均通行費已破億元大關。十余年來,聯合電服公司與香港合作日益緊密,今年年1月,又攜手快易通公司與大新銀行推出了具備信用卡功能的“大新•Autotoll•粵通卡”,繼續深化合作。
澳門方面,2017年8月,聯合電服公司與澳門通股份有限公司、廣發銀行澳門分行合作推出“先消費,后結算”的“e行卡•澳門通”聯名卡。此卡由澳門通公司代理發行安裝,實現了粵澳兩地牌車用戶直接在澳門通公司或廣發銀行澳門分行申請辦理開卡,綁定扣款賬戶后以澳門幣進行結算,免除結匯和跨境辦理的繁瑣。
“大新•Autotoll•粵通卡”以及E卡行•澳門通
有香港車主對記者說:以前開車過來珠海得走虎門大橋,一趟起碼得3個小時,現在港珠澳大橋過來只要半個小時,節省了很多時間,大大方便了粵港澳三地的往來,國家富強了,帶給了百姓生活上實實在在的改善。
正是有了這些“老朋友”,聯合電服公司才能協同各方力量,全力支持港珠澳大橋的開通工作,多方統籌資源促成大橋順利接入聯網收費,令三地車主獲得了更加快捷、便利的服務體驗。
公路營運中心湯成總監介紹收費體系亮點
公路營運中心湯成總監表示,公司將在港珠澳大橋繼續推進“前端快速通行,后端支付”,包括廣東省內的無感支付/人工收費通道的手機移動支付方式等,同時為粵港澳三地車主提供更優質的不停車通行服務,助力港珠澳大橋成為促進兩岸經濟社會的協調紐帶,在灣區挺起屬于廣東交通人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