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粵車南下” 貨車細則出爐,中港物流迎利好
參考:香港特區政府運輸及物流??時間:2025-03-22
隨著 “港車北上” 政策的成功落地,“粵車南下” 計劃也提上日程。據廣東省交通運輸廳此前發布的《廣東省機動車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入出香港口岸自動化停車場的管理辦法 (征求意見稿)》,“粵車南下” 首階段將通過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出入香港口岸自動化停車場,車輛暫無法進入香港市區,離港時需按原路線返回。廣東省將分批有序開放申請,獲批的粵車需在進入香港后的 6 個月內駛離并返回內地。陳美寶局長表示,香港方面已為 “粵車南下” 的推出做好準備
關注中港物流,粵車南下貨車是否有計劃?隨著“粵車南下”計劃首階段貨車配額細則曝光,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物流迎來重大突破。每月3000個貨車牌照、電子圍欄保稅政策及“空鐵聯運”等基建升級,推動跨境物流效率提升、成本下降。配合深中通道、低空物流走廊等新基建,大灣區正加速構建“1小時物流圈”,區域協同發展邁向新高度。
在港車北上持續釋放效能之際,粵車南下計劃首次披露貨車實施細則如下:
在港車北上持續釋放效能之際,粵車南下計劃首次披露貨車實施細則如下:
首階段配額:每月開放3000個跨境貨車牌照,覆蓋冷鏈物流、跨境電商、保稅倉儲三類企業
通行范圍:深圳前海保稅區、東莞松山湖科技園、廣州南沙自貿區三大產業樞紐
關稅便利:試點"一車一賬"電子圍欄系統,跨境貨車可享72小時保稅停留
香港物流商會總干事李立峰透露:"粵港兩地正測試跨境貨車電子關鎖互認,未來經深圳灣口岸的貨車可直通香港機場空運碼頭,預計生鮮物流時效提升6小時。"據測算,雙向通車全面實施后,大灣區跨境貨車日通行量可達2.5萬輛次,較現狀提升3倍。
對于 “粵車南下” 政策實施后貨車運輸的發展,業內人士表示,這將為中港跨境物流帶來新機遇。一方面,粵港兩地貨車往來將更加便捷,有助于優化物流配送網絡,提高貨物運輸效率。另一方面,隨著兩地物流合作的加深,將吸引更多物流企業入駐大灣區,促進物流產業集聚發展,進一步提升大灣區在全球物流市場的競爭力。順豐大灣區樞紐總監王偉指出:"港車北上+粵車南下雙循環,使香港機場與內地保稅區形成‘今日達’物流圈,高端儀器運輸成本下降25%。"
配合粵車南下進程,多項跨境貨運基建取得突破:
高鐵貨運專列擴容:廣深港高鐵跨境班次增至每日8對,單列載貨量提升至150噸
珠江口貨運隧道:深中通道10月開通貨車專用道,深圳至中山物流時效壓縮至20分鐘
低空物流走廊:香港與廣州、深圳聯合劃定3條無人機貨運航線,9月試點藥品緊急運輸
據廣東省發改委披露,粵港兩地將于2024年第四季度聯合發布《跨境物流白皮書》,重點推進"電子關鎖全域互認""跨境貨車新能源替代"等12項改革。展望未來,隨著 “港車北上” 申請量的持續增長以及 “粵車南下” 的即將推出,中港跨境運輸將迎來全新的發展局面。無論是人員出行還是貨物運輸,粵港澳大灣區正朝著交通更便捷、物流更高效的方向大步邁進,區域協同發展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