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交通格局——口岸交通互聯互通,共建“軌道上的大灣區”
參考:人民網-港澳頻道??時間:2021-12-15
-
專訪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我期待未來香港交通運輸網絡如同一個‘魔術箱’,隨時集納世界各地的人員、貨物來港,又迅速送往全球任何目的地。”后面將從陸海空三個方面來分香港交通立體格局:香港陸路運輸格局,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 共建“軌道上的大灣區”;香港海運格局,智慧港口 提升香港國際航運中心;香港空運格局,乘勢而上 鞏固香港國際航空樞紐。
香港交通格局——共建“軌道上的大灣區”,互聯互通灣區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發表2021年施政報告時提及,港深兩地已成立“推動港深跨界軌道基礎設施建設專班”共同構建“軌道上的大灣區”,助力香港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進一步促進大灣區基礎建設互聯互通。
“大灣區空間廣闊,潛力巨大,非常期待未來的發展。”陳帆指出,香港與大灣區內其他城市聯系密切,往來交通網絡發達,口岸設備完善,交流頻繁。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港珠澳大橋和蓮塘/香園圍口岸三項重大跨境基建已在近年相繼落成,現有10個陸路口岸將香港與內地相連。疫情之前,每天往返人流約60萬人次,周末或假期更高達100萬人次及以上,每日往來香港與內地間的貨車量約2萬架次。
為進一步促進大灣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陳帆透露,香港特區政府正考慮通過北環線支線經落馬洲河套地區接入深圳的新皇崗口岸,也會通過推動港深跨界軌道基礎設施建設專班與深圳探討優化羅湖口岸的交通接駁之建議;同時,連接洪水橋及前海的港深西部鐵路已展開研究,預計2022年完成第一期研究。
2021年施政報告公布《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香港北部都會區發展引發關注。陳帆介紹,香港新界北地區毗鄰深圳,是連接內地的紐帶,也可配合深圳前海的發展,香港特區政府未來的一個重要任務是發展新界北區。他續指,除跨境鐵路項目外,計劃在現有羅湖站及上水站之間增設一個新鐵路站,未來還將從土地用途規劃、預計新增的人口、就業數目和發展時間表探討,務求以最有效方式滿足該區居民及就業人士的交通需要。
陳帆還提及,目前正與廣東省政府落實“港珠澳大橋港車北上不設配額計劃”的實施細節,致力于簡化有關申請程序和降低手續費用,并同意將該計劃延伸至另一個連接香港和深圳的陸路口岸——蓮塘/香園圍口岸,讓香港私家車無須配額可穿梭粵東粵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