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貿易戰對香港物流有何影響?對策?
參考:大公網,香港星島日報??時間:2018-10-06
因貿易戰導致中美海上航線和班輪正在減少,一些港企和中資企業為應對貿易戰影響會將業務轉向東南亞,香港物流企業也將跟隨前往拓展當地市場機遇。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道,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香港貨運物流業協會主席胡百浠表示,中美貿易戰增添不明朗,加上去年行業表現理想形成高基數,預期業界末季定單將錄得負增長,增幅或較去年同期大減至少10個百分點。他又指,貿易戰將加速本港物流業整合,并引致行業出現精簡人手。
香港物流商會副主席、東捷運通董事長黃鵬表示,中美貿易戰一再加碼,對美出口因關稅問題產生了高額的稅金,這必然會由出口貿易商、生產商、物流商和消費者承擔。在此情況下,對美貿易必然要改變原產地,所以走出去已成必然。為了應對中美貿易戰的沖擊,香港物流界跟隨一些企業將業務轉至東南亞,拓展東盟市場。馬仁洪則表示,他們正在聯合港澳推動打通內地、新疆和東南亞等地“一帶一路”的物流大通道,幫助中國企業更加有效拓展沿線國家市場,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
胡百浠在越南接受訪問時直指,中美貿易戰對香港物流業"一定有影響","有專走美國水的個別行家話有一半貨物受影響",未來3至9個月將變得更加不明朗,但現階段難以評估整體影響,加上去年的高基數效應,故料第四季的定單增長將顯著放緩。他謂,雖有出口商趕著在7月初貿易戰開戰前提早出貨付運,但受傳統淡季影響,物流業於7、8月所接定單只是持平。展望明年物流業的前景,他說,"非常擔心下年的情況",尤其明年1月便是農歷新年,與今年圣誕節相距日子很近,不利該行業,預計明年2月生意一定很差,亦難言行業何時復蘇。
香港貨運物流業協會主席還表示:國際民航組織的空運貨物安全新政策對物流業影響更甚於中美貿易戰。根據新政策,該組織要求最遲於2021年6月底前所有托運必須得到民航處的批準,否則航空貨物需進行100%安全檢查,這將對本港物流業造成一大樽頸。監於屆時香港處理空運貨物做法將與內地無異,勢必打擊香港物流業的競爭力,甚或令香港失去全球第一貨運量的航空樞紐地位,而協會已向政府反映意見。他指,面對新政策,料很多中小型物流公司的生存空間將受威脅,因此有些中小型物流公司部署轉型為艇仔,只作為貨運代理,不再參與理貨、裝貨及運輸。
為了應對貿易戰的沖擊,許多企業加速拓展“一帶一路”60多個沿線國家市場。馬仁洪接受大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物流科技策略聯盟的成立將推動三地物流科技創新和發展。目前,他們利用大灣區的優勢,與香港、澳門合作,共同推進“一帶一路”的物流大通道,除港珠澳大橋及蓮塘香園圍口岸將會落成開通外,大灣區內的基建如虎門二橋、深中通道等也將相繼落成,將進一步拉近各城市距離,物流業必須把握這些基建所帶來的機遇,推動區內物流業合作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