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港糧食倉儲物流擴容,南沙糧食碼頭倉儲總倉容將超百萬噸
參考:南方報??時間:2018-09-10
廣州港新沙港區2個糧食通用泊位動工,珠江口的糧倉將大幅擴容,將有效緩解目前廣東進口糧食供需缺口,有助于廣州港進一步拓展外貿航線。廣州港物流介紹,計劃到2020年,廣州港新沙港區11號、12號通用泊位和南沙糧食通用碼頭筒倉二期項目建成后,廣州港股份糧食倉儲能力將超過260萬噸。上述兩個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發揮廣州港聯接海內外市場的樞紐作用,推動集裝箱新航線開辟;提高廣州港口在華南地區糧食集散的樞紐地位,逐步告別港口發展長期受制于倉儲能力的歷史,保障中國南方糧食供應。
廣州港是華南地區主要的糧食中轉港口之一。廣州港在珠江東岸有傳統的黃埔老港、新港和新沙碼頭,珠江西岸有南沙糧食通用碼頭,已經形成珠江兩岸糧食業務相互補位、協同發展的良好格局。南沙糧食通用碼頭是主力,占廣州港糧食接卸量絕大部分,廣州港為華南地區居民糧食供應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倉儲能力受限,接卸量遲遲無法提升。據廣東省糧食局數據,預計到2025年,廣東糧食消費量將達到5300萬噸,而目前該省年糧食生產量僅可維持在1400萬噸水平,糧食供需缺口巨大。目前,廣東省糧食調入主要從海外進口以及從中國內地其他省份調入,其中水路調入約占糧食調入量的90%。所以廣州港南沙糧食及通用碼頭筒倉二期項目是繼今年廣州港新沙港區2個糧食通用泊位動工興建后,廣州港再次大手筆開工建設新項目。
廣州港方面表示,廣州港項目按照國家“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戰略部署和廣州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第二個三年行動計劃實施的規劃,全力推進港口建設新發展的號角。項目投產后將大大緩解華南地區散雜貨碼頭通過能力不足問題,進一步優化新沙港區業務布局,與現有的新沙糧食碼頭和南沙糧食通用碼頭以及新港糧食專用碼頭形成珠江東、西兩岸良性互動、輻射整個珠江三角洲的發展態勢,滿足國內外不同品類、不同貿易形態的糧食需要,大大提升廣州港的綜合實力,為穩定居民糧食供應提供有利保障,同時為華南地區的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更好地為我國南方的糧食安全保駕護航。
廣州港新沙港區地處中國糧油物流加工第一鎮-麻涌鎮,港區后方聚集著眾多糧食加工貿易企業,目前已形成相當的規模效應,糧食出運需求強勁,市場前景良好。該項目動工建設,一是適應廣東省、珠三角及廣州市經濟發展對糧食和散雜貨運輸的需要,尤其是新沙港區后方糧油、鋼鐵加工貿易產業發展的需要,努力為珠三角乃至泛珠三角的經濟發展作出貢獻;二是項目動工將促進廣州港碼頭結構和功能布局優化調整,進一步鞏固廣州港主動適應城市發展的需要,通過完善的水路和鐵路集疏運體系,將糧食環保、便捷地運至泛珠三角各地,有力促進港口、產業、城市發展相互融合、相互促進。
廣州港將繼續根據市場和產業發展趨勢,堅持創新驅動的發展思路,瞄準終端糧油市場做長產業鏈,發展高端物流、全程物流,推動港口業務轉型升級發展,項目建成后,將根據腹地糧食消費趨勢及臨港糧油產業發展情況,適時啟動在預留用地建設糧食倉儲設施,進一步提升糧食業務通過能力。將進一步鞏固和提高廣州港在華南地區糧食集散的樞紐地位,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更好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