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南沙新政策促南沙港航運物流大發展
參考:南沙區發改局,南方網??時間:2018-01-20
粵港澳大灣區全球優品國際分撥中心項目落戶南沙,將開展外貿綜合服務、物流倉儲及供應鏈金融等業務。
吸引世界優質商品聚集廣州南沙
近期,南沙新區、自貿試驗區出臺了“1+1+10”產業政策體系,對符合條件的航運物流企業,給予總部企業獎、落戶獎、經營貢獻獎、物流補貼、倉儲補貼等多項扶持,以加快航運物流產業高端要素集聚,推進國際航運中心核心功能區和國際航運樞紐主要承載區建設。
根據南沙區發改局近期發布的廣州南沙新區(自貿片區)促進航運物流業發展扶持辦法對在廣州南沙落戶的物流企業給予【廣州南沙落戶獎】:(一)對在南沙港區完成年度外貿集裝箱吞吐量達到10萬、20萬、50萬、100萬TEU的新落戶船公司分別給予250萬元、500萬元、1000萬元、20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二)對在南沙港區完成年度內貿集裝箱吞吐量達到50萬、100萬、200萬TEU的新落戶船公司分別給予300萬元、600萬元、10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南沙將支持卓志供應鏈設立粵港澳大灣區全球優品國際分撥中心,共同打造涵蓋多功能智能倉庫、外貿通關服務系統、多式聯運優選訂艙平臺的現代化國際分撥中心,吸引世界優質商品企業選擇南沙作為進出口通道和國際中轉基地。并支持卓志供應鏈在南沙設立產業基金,以推進產業聚集并為粵港澳大灣區全球優品國際分撥中心的國內外上下游企業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由此打造南沙的質量名片,吸引世界優質商品集聚南沙。
南沙區開發區投促局局長謝曉暉表示,“分撥中心項目的建設是南沙自貿區實踐對外貿易新業態新模式的有益嘗試,也是全球貿易發展到新階段和中國對外開放到新層次的背景下對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有力探索,將為自由貿易區向自由貿易港發展積累重要經驗。
推進廣州外貿新業態創新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全球優品國際分撥中心將搭建國內領先的外貿綜合服務平臺,囊括數字通關服務平臺、多式聯運優選訂艙平臺、全球質量溯源服務體系、供應鏈金融資產管理服務平臺以及多功能智能倉庫等外貿服務單元,在打通商流、物流、信息流的基礎上,提供質量溯源認證、供應鏈金融等增值服務,幫助生產商、貿易商、分銷商提高市場競爭力。
另根據南沙區發改局近期發布的廣州南沙新區(自貿片區)促進航運物流業發展扶持辦法對在廣州南沙落戶的物流企業給予 【廣州南沙集裝箱補貼】
(一)對注冊地在南沙,年度實現外貿集裝箱吞吐量超過1萬TEU的船公司,對其新增部分按每TEU給予50元的補貼,每家企業享受該項獎勵資金年度最高不超過300萬元。對注冊地不在南沙,年度實現外貿集裝箱吞吐量超過1萬TEU的船公司,對其新增部分按每TEU給予25元的補貼,每家企業享受該項獎勵資金年度最高不超過150萬元。
(二)對注冊地在南沙,年度實現內貿集裝箱吞吐量超過10萬TEU的船公司,對其新增部分按每TEU給予10元的補貼,每家企業享受該項獎勵資金年度最高不超過100萬元。對注冊地不在南沙,年度實現內貿集裝箱吞吐量超過10萬TEU的船公司,對其新增部分按每TEU給予5元的補貼,每家企業享受該項獎勵資金年度最高不超過50萬元。
1984年引進中國的馬士基集團丹馬士環球物流,在2005年與廣州港成立合資公司。2011年該公司班輪運輸業務部分從香港轉移到南沙后,成為南沙港外貿集裝箱量最大的物流企業。
集團亞太首席財務官彼得·喬根森表示,“近年來馬士基集團旗下丹馬士的物流業務得到了健康的發展。南沙區政府支持跨境電子商務的持續發展,支持國際分撥中心的發展。與中國其他自由貿易區相比,南沙跨境電商業務年度業務量處于領先地位。”
粵港澳大灣區全球優品國際分撥中心通過不同貿易形態貨物的同倉存儲,進出口貨物快速調撥以及靈活集拼、多式聯運優選,提升了貨物流通速度,降低了物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