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港集裝箱破紀錄,廣州南沙港迎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良機
參考:廣州日報,南方網??時間:2018-01-09
廣州打造國際航運中心,南沙港又得自貿區的政策紅利,近年來的發展可謂風生水起。但要爭取更大的發展,必須跳出一城一地的眼界,把國際航運中心置于整個粵港澳大灣區中考慮,把南沙港置于整合華南腹地資源的功能上來謀劃。
廣州港2017年年度全港集裝箱吞吐量突破2000萬標準箱,打破了多年的廣州港集裝箱紀錄,成功跨入2000萬標準箱的港口行列。集裝箱年吞吐量2000萬標準箱,在港口行業是一個里程碑式的數字,目前世界上也只有屈指可數的港口能夠突破。
而近日,廣州港集團與東莞港務集團在廣州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契機,共建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穗莞航運體系,科學規劃港口資源,推動廣州—東莞港組合港建設發展,打造世界級樞紐港。
廣州港的集裝箱業務始于30多年前。上世紀80年代初,世界銀行支持中國發展集裝箱事業,提供貸款在上海、天津和廣州三大沿海港口興建集裝箱碼頭,廣州港黃埔集裝箱碼頭應運而生。尤其是自2004年南沙港區一期工程投產以來,南沙港吞吐量以年均增長15%以上速度持續快速增長,目前已成為廣州港的主力港區和主要增長點。美的集團、奧馬電器、海信科龍、華南輪胎、新寶電器、格蘭仕、宜華家具等國內著名企業均選擇南沙作為出口港。“好貨走南沙”也成為非洲客商的良好口碑。
據廣州港集團介紹,2017年廣州港預計可完成貨物吞吐量5.85億噸,集裝箱吞吐量可完成2030萬標箱;廣州港汽車吞吐量預計可完成110萬輛,增幅高達32.1%;南沙口岸成為全國第二大平行進口汽車口岸,預計全年可突破1.4萬輛;南沙國際郵輪母港年接待旅客可望突破40萬人次,穩居國內第三。
另據廣州港務局介紹,廣州港未來三年做出了一系列數字化的規劃目標:預計到2020年,完成港航相關項目投資1000億元,新增港口通過能力3000萬噸,集裝箱通過能力500萬標箱;港口貨物吞吐量達到6.3億噸,貨源結構進一步優化;集裝箱吞吐量力爭達到2500萬標箱,外貿集裝箱比例明顯提升;集裝箱航線250條,其中國際班輪航線達到120條;商品汽車吞吐量150萬輛;郵輪旅客吞吐量爭取100萬人次。全市港航相關產業企業注冊數60000家以上,本地航運企業經營船隊規模超過4000萬載重噸。港口綜合單位能耗比2017年下降5%,單位CO2排放下降4%。
南沙港要將位于珠三角中心的區位優勢用好,要進一步打通內外聯系、拓展腹地。近年來,南沙港到內陸城市建無水港,已深入到廣西、貴州等地區,同時大力推進南沙疏港鐵路建設,其目的就在于把更大區域納入到南沙港的腹地中來。下一步,還需進一步整合好珠三角乃至華南地區的進出口、港口、航線等各種航運資源,不僅關注規模和吞吐量,更關注資源整合、提升效率和效益。
更多參考:廣州物流外包http://www.sunhay.cn/
更多參考:廣州物流外包http://www.sunha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