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進出口恢復增長,企業復工復產,疫情漸穩定
參考:大公報??時間:2020-03-06
受春節和疫情因素影響,中國進出口出現波動,現疫情漸穩定,在外貿新政策下,各地企業順利復工復產,全國進出口已經出現恢復性增長的積極勢頭。同時,隨著疫情逐漸有效遏制,生產生活秩序進一步恢復,市場消費觸底回升。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蔓延加速,中日、中韓貿易良性發展的趨勢不會改變;同時疫情給中資企業海外員工面臨風險,嚴防疫情境外輸入成為許多中資企業的重要任務。
疫情漸穩定,企業復工復產,外貿大省帶動作用明顯
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5日在在商務部例會上表示:目前,中企復工復產進度明顯加快。浙江、天津重點外貿企業已100%復工,廣東、江蘇、上海、山東、重慶復工率超70%,外貿大省引領帶動作用明顯。隨著各項穩外貿政策措施效果顯現,各地企業順利復工復產,全國進出口已經出現恢復性增長的積極勢頭。
李興乾表示,近期,國際組織下調了全年世界經濟增速預期,WTO公布的一季度貨物貿易晴雨指數(95.5)低于基準值,一季度全球貿易仍將疲軟,帶來了一定的外需壓力。“我們認為,國際市場需求結構是相對穩定的,生產生活需求是剛性的。在突發公共事件影響下,出現一定程度的波動是正?,F象,總體處于合理區間范圍。”
李興乾介紹,疫情發生以來,從地方和行業反映的情況看,外貿企業除共性問題外,還面臨接單難、履約難、國際物流不暢、貿易壁壘增多等外部難題,外貿形勢更加嚴峻。“但影響是暫時和階段性的,中國外貿韌性強,競爭力強,企業的創新能力和市場開拓能力也很強,外貿發展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
為把疫情對外貿發展的影響降到最低,商務部會同各地方各部門密集出臺穩外貿政策,綜合利用財政、金融、出口信保等手段支持外貿企業抓緊復工復產,保市場、保訂單。
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蔓延加速,近日,日本、韓國相繼爆發新冠肺炎疫情。李興乾表示,中日、中韓貿易良性發展的趨勢不會改變。中國具有世界上規模最大、門類最全、配套最完備的制造業體系,完整產業鏈優勢無可替代。中國外貿發展韌性足、余地大,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的地位也不會改變。同時疫情給中資企業海外員工面臨風險,嚴防疫情境外輸入成為許多中資企業的重要任務。多家跨國中資公司發現,創維、中集和比亞迪等紛紛建立起嚴控措施,包括當地員工體溫定時監測、限制人員海外出差、對海外歸國員工系統采集信息和登記報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