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物流的明天會怎樣?—專訪香港物流及供應鏈研發中心黃廣揚
參考:中國儲運??時間:2018-08-27
在“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中,香港的地位也非常重要。據了解,香港與“一帶一路”沿線約45個國家和地區有貨物往來。此外,香港100多年來在海運、金融、貿易、專業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積累的豐富國際經驗是內地無法企及的。香港物流業的明天大有可為。
香港物流及供應鏈多元技術研發中心(以下簡稱LSCM)是香港最為知名的一家專業從事促進物流及供應鏈相關技術研發的機構,成立十多年來,為香港和珠三角地區的物流行業貢獻頗多。黃廣揚作為這家機構的掌門人多年,在他看來,中央領導人在香港也講過要‘拼船出海’,就是說國內和香港的企業一起走出去,互補有無。”黃廣揚認為,中遠海運和東方海外的結合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案例,東方海外的一些航線就釋放了中遠海運的運力。
香港是國際性的物流樞紐
香港的物流樞紐地位放在國際上也是名列前茅的。據有關數據統計,香港國際機場已連續8年蟬聯全球最繁忙貨運空港。另外,2017年,香港港口集裝箱吞吐量也以2076萬標箱排到了世界第五名,僅次于國內的上海港、深圳港以及寧波舟山港。
“香港物流的優勢就是在空運和航運方面,香港有非常多的客運班機,飛往世界200多個城市,所以我們做快遞、做空運,都是非常好的地方。航運方面,香港也一直是世界前幾名的,隨著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廣東遍布了集裝箱碼頭,因此現在香港慢慢傾向于走向高端。”黃廣揚認為,從未來的市場來看,單純地去較量排名意義不大,香港應該在物流的品質上下功夫。而LSCM的重要目標就是不斷提升香港物流的品質,鍛造香港物流的核心競爭力。
怎樣能夠利用香港的物流,來嫁接內地的多式聯運物流模式
怎樣能夠利用香港的物流,來嫁接內地的多式聯運物流模式,讓物流連接得更順暢,這也是我們在努力的一個方向。”黃廣揚舉了一個案例,LSCM研發了一種名叫“跨境一鎖”的電子鎖,將電子鎖應用在貨運車輛上面,在香港與廣東之間進行物流操作,從而讓貨物能夠更快地過關,更快地由A點到B點沒有延時。黃廣揚表示,這個項目先在香港進行了長達五年的測試,最近兩年和廣東省進行了互通,目前已經遍布廣東省400多條線路。通過這樣的電子鎖,貨運通關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LSCM和廣東方面合作的電子鎖,是國家大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下的一個縮影。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實施,物流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黃廣揚表示,通過科技與物流的結合,能夠讓粵港澳地區的貨物能夠流動得更加順暢,讓生意做得更順。“這個項目運行成功以后,內地也在考慮省際之間通過電子鎖,減少公安重復的監控環節,這樣以后通關速度加快,效率就會提高很多。”黃廣揚說,類似的項目還有很多,也非常具有典型性,由于具有很好的協同性,容易被各方所認可,迅速落地。
香港物流行業對于土地的需求非常迫切,香港雖是彈丸之地,面積只有1106.34平方公里的香港,但香港卻是國際上重要的轉口港,實際上儲放貨物的土地永遠是不夠用的。但并不能制約香港物流的發展,在全球化和國家戰略的大背景下,香港物流業的明天大有可為。香港物流要轉型,走向高品質之路的關鍵還是要讓香港成為一個不能因為缺少土地而被輕易替代的地方。
香港物流及供應鏈多元技術研發中心
香港物流及供應鏈多元技術研發中心(以下簡稱LSCM)是香港最為知名的一家專業從事促進物流及供應鏈相關技術研發的機構,此研發機構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之創新及科技基金撥款資助于2006年成立,由香港三所知名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協辦,只專注于研發,不涉入營商環節。成立十多年來,為香港和珠三角地區的物流行業貢獻頗多。黃廣揚作為這家機構的掌門人多年,在他看來,中央領導人在香港也講過要‘拼船出海’,就是說國內和香港的企業一起走出去,互補有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