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物流倉儲體系因自由貿易港地位和物流樞紐優勢,持續吸引全球供應鏈參與者。利用香港的自由貿易港優勢,與公倉(如機場貨站)對接以提升運輸效率,依賴公倉(如海關監管倉)處理臨時存儲與清關。而選擇私倉提供倉儲 + 配送一站式服務,利用私倉的增值服務,私倉的靈活服務,可以提供私人集運倉提供個性化物流方案。下面具體就香港公倉和私倉的區別、收費情況及部分公做一些分析:
香港物流倉儲體系中公倉和私庫的區別
香港公倉和私倉所有權與運營主體不同:香港公倉通常由政府相關部門或公共機構擁有和運營,如香港政府的一些裝卸區倉庫、海關監管的公共倉儲設施等。香港私倉則是由私人企業或個人投資建設和運營,像眾多物流企業在香港設立的倉儲設施。
服務對象與功能定位:香港公倉主要為滿足公共利益和基礎物流需求服務,比如為貨物提供臨時存放、中轉等基礎服務,保障港口、海關等物流環節的順暢。香港私倉在滿足基本倉儲需求外,還會根據客戶個性化需求,提供如貼標、分揀、包裝、配送等增值服務。
香港公倉和私倉在管理規范與政策限制有區別:香港物流公倉受政府嚴格監管,需遵循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要求,在貨物存儲種類、存儲時間等方面有明確規定。香港物流私倉在遵守基本法律法規的基礎上,運營管理相對靈活,可根據市場需求和客戶要求調整服務內容和標準。
香港公倉和私倉在資源與設施配置上差異化明顯:香港公倉的資源和設施配置一般以滿足基本物流需求為標準,注重通用性和穩定性。香港私倉會因企業投資規模和市場定位不同,設施設備差異較大,一些大型私倉設施先進,而小型私倉設施可能相對簡單。
香港物流公倉收費:一般按照貨物的體積、重量或占用空間大小,以及存儲時間來計算。還可能有統一的基本服務費用,涵蓋裝卸、理貨等基礎服務。如政府裝卸區的泊位使用,會根據船舶大小、停靠時間收取費用,貨物存儲也有相應的按日或按月計費標準。
香港物流私倉收費
租金:按租賃面積和時間計算,以每平方米每月為單位,根據倉庫地段、環境不同而有差異,繁華地段或交通便利處租金較高。
管理費:按貨物儲存數量或時間計算,以每噸每天或每托盤每天為單位,貨物存儲量越大、時間越長,費用越高。
手續費:包括提貨、裝箱、拆箱、裝卸、理貨等費用,根據操作復雜程度和貨物數量而定。
運費:根據貨物運輸距離和方式計算,如短途配送和長途運輸費用不同,快遞和貨運包車費用也有差異。
香港公倉舉例
香港政府公共裝卸區:珠江船務曾租用香港政府公共裝卸區 17 個泊位,這些公共裝卸區可看作一種公倉,為船舶停靠、貨物裝卸和臨時存儲提供場所。
海關監管倉:是在海關批準范圍內,接受海關查驗的進出口、過境、轉運、通關貨物,以及保稅貨物和其他尚未辦結海關手續的進出境貨物的倉儲場所。
山頂倉庫:香港水務署的一個倉庫,位于香港島太平山爐峰峽舊山頂道 102 號,建于 1910 年代,曾主要用作存放緊急設備。
一句概括香港物流公倉與私倉的特點:香港物流公倉與私倉在所有權、服務定位、管理規范及收費模式上存在顯著差異。公倉由政府或公共機構運營,側重基礎物流需求,如海關監管倉和公共裝卸區;私倉則由私人企業主導,提供個性化增值服務。收費方面,公倉按體積 / 重量和存儲時間計費,私倉則涉及租金、管理費、手續費等。本文結合案例,解析兩者的核心區別與應用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