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的《施政報告Ⅱ》內容解讀
參考:人民日報海外版??時間:2018-10-11
10月10日上午,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任內的第二份《施政報告》題為“堅定前行 燃點希望”。報告長達近六萬字,立足香港特別行政區在“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優勢,結合了本屆政府自去年7月1日就任以來的努力不懈,并盛載著我帶領香港前行的堅定決心。《施政報告》中提出超過240項新措施,全面涵蓋土地供應、房屋、經濟、人才、創新科技、民生福利等多個領域。
林鄭月娥《施政報告2》主要涉及的內容整理如下:多管齊下解決市民住房問題 讓更多人買得起、供得起; 為保證香港經濟發展所需的勞動力資源,今年《施政報告》推出政策措施改善勞工福利,建立更良好的勞資關系,并讓各階層可分享經濟增長的成果; 同時,特區政府將向教育、科技、交通、文化、體育等多方面投放更多投資和資源,發展香港成為一個植根于中國傳統并融合多元文化的國際大都會; 除了聚焦經濟、改善民生,特區政府管制團隊加強了各界對憲法、《基本法》和國家安全的了解,在香港社會加強樹立“一國”意識。
林鄭月娥說:香港充滿發展機遇。特區政府會秉持積極作為,抓緊“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帶來的機會,為香港經濟注入新動力。我在今年的《施政報告》中對海運業、保險業、電影業、中醫藥業等提出的措施,將有利行業的發展。我們并加大推進創新及科技發展的力度,繼本年度財政預算案預留的500億元外,再投放280億元在大學研究、再工業化、公共服務應用科技和加強創科氛圍等工作。
“‘安得廣廈千萬間’,讓市民安居,大眾才樂以香港為家,政府有責任為不同收入的家庭提供適切居所。”為解決市民“上樓難”這一香港最大民生問題,施政報告提出“明日大嶼”、發展棕地、土地共享及活化工廈等4項土地供應計劃,包括建造發展1700公頃人工島供百萬人口居住、并將七成新增土地用于公營房屋。此外,繼續落實新房屋政策,包括資助出售單位價格與市價脫鉤、試行“長者業主樓換樓先導計劃”、容許改裝整幢工廈為過渡性房屋等。
香港中資證券業協會會長、交銀國際董事長譚岳衡說,施政報告緊扣國家發展大計,提出要把握“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升香港作為內地及海外企業的主要集資融資平臺及金融服務樞紐地位,有利于加快香港資本市場國際化的步伐,為香港金融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在《施政報告2》的最后, 林鄭月娥強調,香港的固有優勢有增無減,相信香港各界會用好自身優勢,抓緊“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的機遇,開拓經濟的新增長點,相信國家始終是香港的堅強后盾,不僅幫助香港抵御風浪,也將不斷為香港發展提供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