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十年澳門陸路水路交通規劃
參考:南方財經??時間:2022-06-10
-
澳門將在深合區打造“多網”交通樞紐 規劃建設大型跨海纜車
澳門未來十年陸路交通規劃將堅持“公交優先”的核心原則,以緩解人多地少的交通壓力。
重點工作計劃包括大力發展軌道交通,爭取至2028年澳門輕軌線網里程可達約24公里;配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以下簡稱"深合區")建設發展,推進澳門輕軌橫琴線建設及研究通過水上航線連接;規劃研究建設跨海纜車等。隨著深合區“多網”交通樞紐落實,澳門將進一步拓展經貿合作的“朋友圈”,為澳門青年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在深合區布局“多網”融合的交通樞紐
根據《規劃》,特區政府預計在2025年前完成澳門輕軌橫琴線的建設,在深合區與國家高鐵網及珠海市城市軌道線網形成聯通,融入內地軌道交通網。
具體線路包括由深合區經珠海鶴洲向北延伸至廣州、向西聯通粵西等高鐵線路,以及南沙至珠海(中山)等城際鐵路項目。
澳門街坊總會會長吳小麗向記者表示,澳門的軌道交通起步較慢,目前只開通了輕軌氹仔線,但隨著輕軌橫琴線接入內地高鐵網和珠海城軌聯通,深合區內的人員流動將會比現在多得多。“以后跨城生活、通勤,甚至進行商業活動,都將節省時間及交通成本。”
特區政府希望,通過多條高速鐵路和城際鐵路的接入,以及澳門輕軌橫琴線的引入,在深合區形成“多網”融合的門戶交通樞紐,打造成集澳門輕軌、珠海城軌、高鐵、城際鐵路等多種交通方式的樞紐。
澳區全國政協委員何潤生告訴記者,隨著澳門輕軌橫琴線的落成通車、澳門單牌車出入橫琴配額增加,以及深合區“一線放開、二線管住”政策落實,在“粵港澳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的基礎上,澳門將進一步拓展經貿合作的“朋友圈”,能夠與西岸城市群和北部灣城市群聯動發展,以及深化與中南地區和長江中游地區的合作交流。
規劃建設大型跨海纜車
在完善口岸交通方面,澳門交通事務局預測,到2030年,跨境交通出行量約增至58萬人次/日,增長約11%,關閘口岸、青茂口岸日均跨境出行量約40萬人次。
為提高口岸集散效率,特區政府除了提出輕軌橫琴線接入橫琴口岸并與珠機城際便捷銜接外,還將規劃研究輕軌西線在關閘、青茂口岸設站,實現客流快速集散。
另外,特區政府研究通過水上航線與深合區連接,提升出行方式多樣性及便捷性,疏解陸路通道交通壓力。
澳門立法會議員宋碧琪在會上表示,“水路”與“陸路”結合是推動琴澳融合的關鍵交通模式,她希望能夠研究多條水上航線,如灣仔往返澳門港澳碼頭等。
林衍新則表示,有關研究增設水上航線,需要與澳門海事及水務局溝通協調,具體還要涉及國家審批及口岸管理情況。
“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的關鍵環節,在于如何更便捷有序地促進區域內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聯通。” 何潤生建議,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公路車道和水上交通等不同的交通模式,未來需要更深入地研究如何實現人員和貨物查驗放行的簡便程序,最大化發揮深合區“多網”融合的互聯互通樞紐作用。同時,應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內貿易、航運、航空樞紐的聯動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