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車北上” 政策對粵港澳大灣區的影響
參考:南方網??時間:2024-12-27
“澳車北上” 政策自去年 1 月 1 日正式落地實施以來,取得了顯著成效。據楊關長介紹,到今年 10 月,完成備案的澳門私家車已達 34214 輛,海關累計監管驗放超 238 萬輛次,其效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車輛通行數量不斷攀升,且高峰時段高度集中。平日在大橋口岸,澳門機動車通關往返頻繁,而每逢周末、節假日,口岸的單牌車更是川流不息,其中家庭游占據了較大比例,今年 10 月單月更是突破 13.48 萬輛次,在大橋口岸通關的澳門單牌車占通關總量的近五成.
二是極大地方便了港澳居民。在政策制定之初,海關積極參與研究推動實施車輛免擔保優惠措施,符合條件入境的港澳機動車車主無需再向海關提供擔保,降低了申辦成本。同時,備案環節實現全程無紙化、網上辦理,最大程度簡化了備案手續,讓港澳居民能夠更加便捷地駕車進入廣東.
為了保障單牌車 “通得快”,海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一方面強化科技賦能,運用全國海關首個客車智能審圖系統,車輛過機后最快 3 秒內可完成審圖異常提示,借助 “數據分析 + 視頻監控”,實現了 “管得住、放得開、通得快”。另一方面,在節假日等車流高峰時段,海關提前優化車道分流動線,利用科技信息化手段提前預警客車車流高峰,動態調整監管人力部署,全力保障高峰時期海關環節的快速驗放.
此外,海關還積極配合地方政府進行小客車通關效率提升項目升級改造。今年 9 月 29 日,口岸出境方向小客車驗放通道大幅增加,海關與口岸聯檢單位的 “一站式放行” 模式升級,海關驗放效率顯著提升,口岸通關高峰期出境應急驗放能力也大幅增強.
下一步,粵澳海關將繼續積極配合地方政府做好入境小客車效率提升項目改造,持續提升口岸客車通關能力。與此同時,相關部門也在不斷完善配套設施,如南方電網加快建設歐標充電網絡,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縣區建設具備歐標充電服務能力的站點,優化 “順易充” 平臺服務,為港澳新能源汽車 “北上” 提供無憂充電保障,進一步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發展. 相信隨著這些措施的推進與完善,“澳車北上” 將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注入更強勁的動力,推動區域協同發展邁向更高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