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門與澳門深化關系,推一港通模式,降低江澳貿易物流成本
參考:金羊網??時間:2024-12-10
近期,江門與澳門之間的交流合作不斷深化,為進一步支持澳資澳企做大做強,江門海關不斷持續提升通關效率。
12 月 9 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海關支持服務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新聞發布會,江門海關副關長詹水旭介紹,澳門回歸 25 年來,江門市對澳門累計進出口總值達 120.4 億元,年平均增長 4.7%. 江門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 “菜籃子”“米袋子”“海鮮鋪子”,在保障澳門居民餐桌供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江門海關副關長詹水旭答記者問時表示,截至2023年年底,江門市澳資企業累計1341家,投資總額44.99億美元,涵蓋五金家電、電子機電、食品制造、環保產業、紡織服裝等制造業領域。
推動江門口岸跨境物流便利化。江門的港口受航道水深、橋梁限高等因素影響,大型貨輪無法直接駛入,貨物需通過駁船轉關運至深圳、廣州等大港口裝船。企業需在江門和口岸海關分別辦理轉關手續,增加了企業物流和時間成本。為此,江門海關積極推動“組合港(一港通)”模式落地實施。目前,已累計開通江門高新-廣州南沙、深圳蛇口、深圳鹽田;江門高沙-深圳鹽田、廣州南沙;江門新會-深圳鹽田共計6條航線,真正實現了進出口貨物“一次報關、一次查驗、一次放行”,大大降低了江澳貿易物流成本,也增強了江門澳資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在交通基礎設施方面,黃茅海跨海通道備受關注。12 月 5—6 日,粵港澳媒體灣區行聯合采訪活動走進江門,重點關注此通道 。該通道建成后,將與港珠澳大橋等共同組成粵港澳大灣區跨海跨江通道群,大大縮短江門、澳門等地的距離,使澳車北上更加便利,有力推動大灣區的融合發展.
教育領域的合作也在不斷推進。11 月 29 日 —30 日,2024 粵港澳大灣區中小學校長交流活動在江門舉行,來自粵港澳三地的教育界人士齊聚一堂. 其中,澳門教業中學與江門市新會一中結成姊妹學校近 20 年,不斷豐富結對形式,促進文化與人才交流.
此外,海關方面也積極助力。江門海關不斷持續提升通關效率,推動 “組合港(一港通)” 模式落地實施,開通多條航線,實現進出口貨物 “一次報關、一次查驗、一次放行”,降低了江澳貿易物流成本. 同時,強化 “經認證的經營者”(AEO)互認合作,培育澳資 AEO 企業,如幫助江門一家 “老牌” 澳資不銹鋼餐廚具 AEO 企業獲得廣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稱號,推動其出口額增長